每一次“黄光裕出狱”的消息传出,国美的股价都会大涨一波。
商界的传奇中,不少人曾遭受牢狱之灾。此前,孙宏斌、褚时健、史建筑等人,能够在出狱后再次上演商业神话,但顾雏军、王欣等人出狱后却难以翻身。现在,人们盼望着前首富黄光裕王者归来,再次搅动竞争激烈的电商零售市场。
这一次,传言成真。6月2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官博放出消息:已依法裁定对黄光裕予以假释,假释考验期限自假释之日起至2021年2月16日止。受此影响,国美零售股价一度飙升70亿元。
此前,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国美的领导位。据国美内部员工提到,国美的重大决策部署,都会以文件的形式提交给在狱中的黄光裕,等待他拍板决策。
2020年,出狱前的黄光裕和国美做出了决定,引入“后浪”来自救。国美先后引入电商平台京东、拼多多作为股东,在电商、物流等领域进行合作。这是一家老牌零售明星的妥协。
2006年,黄光裕包机去往南京,目的只有一个:收购苏宁。面对风头正劲的黄光裕,张近东只说了一句话:你不要买苏宁,我做不过你,就送给你!而今天,国美的市值只有的苏宁的13%。
10年前,黄光裕入狱时,黄铮才刚刚从谷歌离职创业,不了解“五环外”需要什么;京东发展艰难,刘强东为了新一轮融资愁白了头发。
离开的12年中,国美已经远远掉队。12年间,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凭借线上强势崛起成为两大巨头;苏宁激进转型后,选择站队阿里,拿到200亿投资继续扩张,还在地产、体育等领域布局;拼多多从下沉市场突破,逆袭成功。
多年前,黄光裕曾经说过,哪怕手里只有3成把握,也会放手一搏。但自他入狱后,国美却一直守着打下的江山,保守发展。直到2017年才开始全面转型电商,而转型也未见成效。
现在的国美,在做的不是如何抢占行业老大,而是如何在目前的互联网和家电市场格局中,再次获得一席之地;在一波又一波的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变迁下,急需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已经51岁的黄光裕,还会有这样的劲头吗?
黄光裕和国美还有那些底牌?
很多人看到了国美的没落,新平台的崛起,但没有人可以忽略国美的影响力。
毕竟,至今为止,黄光裕和国美仍然具备一定的话语权。
《2019年胡润百富榜》显示,黄光裕家族以225亿元人民币财富排在第149名。2019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显示,黄光裕家族以94亿元人民币排名第280位。
作为前首富,黄光裕入狱前积累的财富,还在继续保值。上市公司国美零售目前市值为320亿。同时国美旗下还有国美金融科技、拉近网娱、中关村科技、美讯控股,总共5家上市公司。
尽管身陷囵圄,目前黄光裕仍然以49.12%的持股比例位列国美零售第一大股东。妻子杜鹃以及诸多国美高管多次对外界表示,在狱中的黄光裕仍是国美的实际领导人,国美任何重要决策都是黄光裕作出或经黄光裕同意才能执行,黄光裕本人也从未停止获取外界的最新信息。
“每一周国美的经营情况,都要递给狱中的黄光裕,给他过目。重大的决定更不用说,肯定要他本人拍板决定。我们递交的很多文件上,都能看到黄光裕本人的签名。”一位国美前高管助理对全历史提到。
即使是已经被苏宁远远抛在身后,国美的“重资产”连锁模式,成为其重要的护城河。
30年来,国美开辟的2000多家门店,全国2186个仓库,550多个干线和760多个支线组成的物流网络,可以做到4万余个乡镇无盲区服务;电器零售领域积累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也是任何零售企业都向往的。
互联网企业多从轻开始做起,逐渐做厚做大;而当年所向披靡的国美,从最初正是用扩张、收购等激进的方式,啃下了最硬的线下店铺、下沉市场和物流体系。
这三张牌,在现在看来虽然国美门店已经远远落后于苏宁的4800家,但是仍然没有被其他企业超过,下沉市场的固定客源,也是拼多多在下沉后无法匹敌的部分。凭借广泛积累的线下资源,国美没有陷入资金困境。
2006年,年仅37岁的黄光裕首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大陆首富宝座。而在2005-2008年,黄光裕都居于胡润财富排行榜首位。穷苦出身、白手起家、激进的扩张、大手笔的收购,在当时,都让黄光裕身上自带“传奇”的光环。很多人期待黄光裕可以再造一个国美,“一个人在牢狱之中,还能指点江山,他重获自由之后,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众多网友评论到。
12年错过了什么?
移动互联网大潮中,国美一度没有下定决心转型电商。这也深受黄光裕本人的影响。
黄光裕2008年因经济问题开始接受调查,2010年正式被判入狱。当时的国美势头正劲,在全国各地快速扩张,一年开店近百家,稳坐家电连锁第一的宝座,而黄光裕家族资产高达430亿。
之后国美经历了两次重大转折。一次是黄光裕入狱后,时任CEO陈晓主张的“去黄化”,董事也发生动摇,最终黄光裕通过妻子杜鹃和妹妹的努力重新拿回主动权。同时任命原大中电器的创始人陈大中担任CEO,陈晓出局。
另一个重大的转折是在2011之后,拿回主动权的黄光裕家族,没有能够帮助国美延续领先地位。国美在与苏宁的争夺中展现出疲态,又受到京东等后起电商平台的冲击。
2011年,苏宁实现净利润48.21亿元,同比增长20.16%;国美净利润则由2010年的19.62亿元降至18.4亿元,降幅达6.22%。门店数量、单店盈利等量化指标上,被苏宁反超。更严重的是,到2012年国美由盈转亏,亏损额近6亿。
也是在这时,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全面崛起,在家电行业刮起价格战。
当时,刘强东宣称,哪怕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也要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10%以上,将派员进驻苏宁国美店面监测价格。苏宁强势迎战,表态任何网友发现苏宁易购价格高于京东,将给予已经购买反馈者两倍差价赔付。
国美则通过媒体表示不惧价格战,将实行线上线下统一价格,这不仅在气势上就输给了京东与苏宁,也由此面临着市场份额逐步缩小的窘境。
这是经历过内斗后,狱中的黄光裕决定,他不再激进,而是强调“拖着”,稳固已有的线下业务,而非砸钱补贴,与电商正面对战。
也是在这样保守的思维下,国美错过了两大风口——移动电商与直播电商。
2017年之前,国美的电商业务是“国美在线”,前后换了3个CEO后,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直到2017年,国美电器更名为“国美零售”,开始全面发力电商。杜鹃对外承认:国美向互联网转型慢了,电商是能送给黄光裕的最好礼物。
黄光裕入狱的2008年,革命性的手机iPhone4尚未出场,当下最火的社交软件微信还只存在于张小龙的脑子里。然而伴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资本火热,都投向了互联网企业,电商、O2O零售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迅速占据各个垂直领域。App结合移动支付、二维码迅速普及,线下门店都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冲击。
而进入2019年,直播电商又是另一个风口,字节跳动、快手等信息流短视频为主营业务的巨头,借机加入战局。极客公园的创始人张鹏称,几乎所有的电商巨头都开始在直播上下功夫,因为它们看清了直播带货不是一个补充性的“撒手锏”,而可能是整个电商行业和生态里必须有的“基本功”
尤其到了2020年,在疫情期间,包括销售体系最为传统电商公司,如格力、TCL、美的,也纷纷通过直播来切入电商。作为“中间商”的国美感受到来自上下游的挤压。
可以说,国美已经错过了最好的转型机会,而在2017年后,每一个布局电商的策略,都意味着更烧钱,亏损增速。
这期间,国美眼花缭乱地提出新零售概念:以6+1为价值创造触点,以供应链为核心竞争力。一年后,这一战略又更名为“共享零售”。
国美要充分发挥出国美各个业务线的优势,曾经提出三条战略:一是整合,将国美在线、国美海外购和国美管家等整合成国美互联网生态(分享)科技公司,集结资源,形成社交+分享+商务的闭环;二是推出国美plus App,为线上商家提供资金、订单和数据服务,大有挑战淘宝京东之势;三是推出国美手机,不过截至2018年初只出货15万台,在中国手机市场份额不到千分之一。
到2019年全年,国美零售归母净利润为-25.9亿元,营收594.83亿元。同期,老对手苏宁易购的营业收入2692.29亿元,归母净利润98.43亿元。而在2020年一季度,陷入净亏7亿的苏宁易购仍然实现营业收入578.39亿元,近乎达到了国美在2019年一年的水平。
可见,疫情下,国美的优势也被全面抑制住。
国美转型,靠后浪支持?
2020年初,还身在狱中的黄光裕亲笔在拼多多、京东的股权转让书上签字。融入两大电商资本之后,国美正在借助电商平台,力图地跟上时代潮流。
4月19日,国美零售发布公告称,引入新电商平台拼多多作为战略投资人,双方正式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拼多多此次认购的是2亿美元国美可转债,如果最终全部行使转换权。拼多多将最多获配12.8亿股国美新股份,约占后者发行转换股份扩大后股本的5.62%。5月28日,京东集团宣布投资国美零售(00493),京东按相当于债券本金额100%的认购价,以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16亿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境外可转债。
国美零售商品将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电将接入拼多多“百亿补贴”计划。同时,国美旗下安迅物流、国美管家两大服务平台,将同时成为拼多多物流和家电后服务提供商。对于拼多多来说,2亿美元拿到一个下沉的物流体系,是一笔划算的生意。而对于国美来说的,抢回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将成为头部供应商在国内最大的零售渠道之一。通过包商定制、联合采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国美零售总裁王俊洲提到。
同时,国美也通过各种方式切入电商直播。5月1日到6月14日,45天内国美零售共进行了4场大规模的直播带货,分别和央视知名主持人、明星企业家董明珠及浙江卫视“跑男”团队等合作。按照国美方面公布的数据,4场直播销售额合计近25亿元。
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2019年国美零售全年线上总销售额。
很多网友认为,近期国美动作频频,就是在为黄光裕归来预热。然而即使这样,在疫情之后第一个购物狂欢节期间,国美依旧没有刷到太多存在感。
一边是老对手苏宁近一个月的低价预热,高喊要全网最低价;一边是最早提出“百亿补贴”的拼多多,号称继续补贴,各大合作品牌上不封顶;另一边, 京东投资快手,与快手强强联手的消息,登上各大媒体头条,借助直播带货的风口,成为其对抗阿里的重要布局。
同样作为京东、拼多多的合作方,国美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
电商分析师庄帅认为,在新零售的风口下,国美还有机会,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保持线下和物流体系的同时,打造一个有国美品牌的线上产品。这一点可以参考物美创始人张文中。
2008年,张文中入狱时,物美正启动全国扩张,年销售额约97亿美元。物美同样在后续发展愈发保守,由此错过电商、新零售的转型契机。2013年,张文中出狱后,采取了一些大刀阔斧的改革,大举收购卜蜂莲花、百安居、邻家等门店,扩大物美线下势力,同时切入新零售业务。
2015年,物美创立多点Dmall App,并在之后获得腾讯的投资。多点APP北京地区通过推广多点Dmall来拓展线上线下融合业务。顾客通过手机下单,以每个物美超市作为物流节点,就近送货上门。张文中本人也表示,“物美+多点”模式,会帮助零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近期,有消息传出物美集团将转为在香港上市,O2O业务也会成为新的业务的新增长点,成为物美资本化的新故事。
从1987年创立至今,国美已经走了33年,已经尽显乏力。在复杂的电商形势下,黄光裕出狱后的首要任务,是要找到国美的下一个增长点,从而破局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