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有两件事对七堇年此后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件是通过了清华自主招生考试的她在高考中意外失利,辜负了母亲的期望,一度陷入抑郁,她花了差不多四年的时间来平复情绪。
一件是她开始写自己第一部具有强烈个人特色的长篇小说《大地之灯》,讲述不同时代背景下出身的两个少年通过回报或付出,获得了各自的救赎与解脱。这本书在次年得以出版,不到半年时间就发行超过百万册。
可以说,生活的不如意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写作者七堇年。年少成名的热闹背后,一个人的世界悄无声息地倾覆。那种感觉像是走在汹涌的人潮中,肩上的笨重行李掉了下来,物品散落一地……她须在拥挤人潮中低下头,蹲下身来,一件件捡起东西,装进箱子,收拾心情。
路途尚未结束——站在十九岁的路口,七堇年能做的,只有继续写下去。
“我从初二就开始看你的书了。”“到今年,我喜欢你九年了。”
女作家不断说着感谢,她微微欠着身,笑容淡淡的,眼神专注地落在每一个站起来提问的读者身上。
这时候,她和记忆里那个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上获得一等奖的纯真少女严丝合缝地重合在一起。
作家七堇年
七堇年在每场签售会的读者交流环节都会听到无数与之相似的开头,那些以青春为单位的寒暄,能将人轻易拉回十六岁的夜晚。
母亲曾做了8年知青,36岁才生下她。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了新疆,不久父母离了婚。在单亲家庭长大,加之母亲“虎妈式”的严苛教育,她的童年并不快乐。
彼时,还没有成为“作家七堇年”的女高中生赵勤在每一个同学们埋头做题的晚自习,在练习本上一页接着一页写着不知意义的文字,那是繁重的高考压力和母亲的严厉教导下,早熟少女的唯一宣泄出口。
“酣畅淋漓之处常常与文字交融而不能自已,那种旺盛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过程的顺利前所未有。”
少女的孤独笔记被送往上海的新概念组委会办公室,“连报名表都是同学帮忙填好交上去的”,时至今日,七堇年依旧感慨幸运。
七堇年的签名
获得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让很多人认识了这个笔名叫作“七堇年”的16岁少女。
笔名的由来,七堇年在《远镇》中有所交待:“堇年,这是父亲给我取的名字,他说那是因为在他的家乡,每年暮春时节会有漫山遍野的三色堇绽放,那种朴素的花朵有着能够弥漫一生的寂静美感。”
至于七,她觉得自己和这个数字非常有缘,“我经常撞见七这个数字,考试的考号、餐厅的桌子号等等都是七。”
写作近二十年,七堇年至今对这件事情保持着最初的热爱与虔诚。
姿态很重要,成为一名自由的职业作家一定程度上成全了她的坚持,她利用每天上午精神状态最好的几小时来写作,保证每次写作不要间隔太长时间,小说散文交替着来。
迈入20岁的第一年,七堇年给世界上另一个自己写了一封信:“末日之后,仍有末日。生命的峰峦,总须路过深不可测的低谷。而这样也不错,日子将过得很整齐。失望将渐渐淡灭,容希望再生。”
30岁时,她又把这封信翻出来,发在自己的个人公众号上。那个夜晚,她和一群朋友在江都过了一个“喝到不行”的生日,她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但岁月已经拿着鞭子赶着她往前。
她怀揣着不愿长大的心思和停不住的时间角力,单方面交易换来三十岁的生日愿望——活成一个“大小孩”。
这些年,七堇年越发沉稳下来,写作的速度趋缓,阅读和旅行构成她生活的主要内容。她称自己为“披着人皮的野生动物”,想躲到自然中,和当地的人亲密接触。
旅行是一种“让她这一年都有营养去汲取” 的自然体验,是她写作的源头活水。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黄昏,落日化为一只鲜红的咸蛋黄,隐没在层层山林背后,半个西天都是淋漓尽致的血红。
盐湖城的黄昏,她一个人站在房间窗口望着晚霞如油画一样,颜色四溢,忍不住下楼去游泳,躺在水里望着落日,那一刻像回到久远的童年。
亚利桑那州野营的黄昏,篝火刚刚熄灭,苍穹便撒满了漫天星辰,夜里帐篷里面冷得像冰窖。她听着远处的山上传来的阵阵雷声,想,这一趟旅途之后,从此做一名黄昏收集者。
《灯下尘》附赠明信片“黄昏收集者”系列之一
出版《灯下尘》这本书时,七堇年在每一本里都放入了她自己在美国旅行时拍摄的黄昏明信片。
新书《晚风枕酒》所描写的也是黄昏时分:有晚风,人们放学了或者结束了一天工作,和朋友坐下小酌一杯,享受难得的惬意。
黄昏之外,还有些什么呢?
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行是第一次出国,去土耳其。她的任务是教当地小朋友英语,语言是完全不通的,她不会土耳其语,他们也不讲英语。
2007年,七堇年摄于土耳其伊兹密尔
七堇年寄宿在一个穆斯林家庭里,那个家庭的父母早就已经离婚,但是为了孩子,一直生活在一起。
一天晚上,妻子想给父亲送一块蛋糕,七堇年就陪着她一起去。一路上,妻子都在用土耳其语哭诉,不知道为什么,七堇年觉得完全能够听懂。
“那是我头一次意识到,旅行能让你看到这个世界有多么广大。这种广大意味着,你烦恼的事情,可能远在穆斯林的一个家庭,她也有类似的烦恼,你会知道世界真的很大,你的烦恼并不孤单。”
回头看当年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里那句广为传颂的“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如今她对此有了新的注解:
“朴素的生活就是物质形式上和形而下生活的简单,而梦想是生而为人,最珍贵的部分,保持初心这种信念很重要。”
七堇年的身上有着不同的身份:作家、黄昏收集者,未来可能还会加上编剧、导演。但是十六岁时那个敏感内向、热爱写作的少女,始终没有离开她的内心。
在新书《晚风枕酒》的武汉签售会上,一位读者问她:“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
“还行吧,我觉得一个人太快乐可能就没办法写东西了,但是我挺接受这种安排的,就是有我的读者在,我就觉得很开心了。”
2019七堇年最新小说
《晚风枕酒》
《晚风枕酒》讲述了三位不规则青年不断穿梭在城市与田园间,实现自己人生与梦想的故事。
没有撕心裂肺的呻吟与疼痛,也不作歇斯底里的嘲讽和颠覆,七堇年笔下的每个角色呈现出他们本来的面目和真实的心理,同时也影射她自己的成长足迹。
《大地之灯》是在倾诉单亲家庭少年苦涩的青春往事,《澜本嫁衣》揭露了成人世界的残酷以及对现实主义风格的批判。
新书《晚风枕酒》则描绘了更为复杂的情绪:青年人,爱有时,伤有时,乐有时,泪有时。我们知道,三十而立的七堇年又跨越了一级新台阶。
text | 慕遥
photo | SANTA / 受访者供图
#你最喜欢七堇年的哪本书?#
点击文末右下角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