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音乐的时代,唱歌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是KTV的欢唱,还是在家中独自练习,掌握一些声乐技巧总能让我们的歌声更加动人。今天,就来分享28条珍贵的声乐笔记,让每位爱唱歌的朋友都能从中受益。
1. 声音的来源:走鼻子声音就差,走咽腔:喉咽腔、鼻咽腔、口咽腔,才会有好声音。想要唱得好,首先要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声道,让声音在合适的腔体中共鸣。
2. 气息的重要性:唱歌就是“吹”歌,气息要流动。声音的表现不仅在于音色,更在于气息的运用,流畅的气息能让你的歌声更加动人。
3. 声音的位置:声音要进腔体,有位置,就像风筝与线的关系,风筝线轻轻一动即可。找到声音的最佳位置,可以让你的音色更加饱满。
4. 全身参与:全身歌唱,大气量歌唱。唱歌不仅仅是喉咙的事情,整个身体的参与才能让声音更加有力。
5. 高音技巧:越到高音越推开唱,到点后就靠横膈膜顶住,牙根打开。掌握高音的发声技巧,让你的高音更加清晰而有穿透力。
6. 唱歌的心态:别老想着技术,唱“音乐”才能拿大奖。唱歌是一种表达,放松心情,享受音乐才是最重要的。
7. 高音的压力:高音像水管,水管小压力大才冲的远。适当的气息压力,可以帮助你更轻松地达到高音。
8. 气息的运用:气息运用时后肋骨撑开,前肋骨也会撑开。正确的呼吸方式能让声音更加稳定。
9. 声音的特质:好声音是软的,柔的,有伸缩性,有美感。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特的,找到自己的声音特质至关重要。
10. 避免舌根音:高音声部最忌讳舌根音。舌根音会影响音色的纯净度,掌握发声的技巧是关键。
11. 泛音的产生:声音拉匀、拉深就会有泛音。泛音能让声音更加丰富,增加音乐的层次感。
12. 注意发声的准确性:中低音尚且可以犯错,高音绝不能。高音发声需要更高的准确度,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13. 声音的热情:声音要有热情。唱歌不仅是技巧,更是情感的传递,让听众感受到你的真诚。
14. 学习阶段的态度:初学阶段上课时要“鹦鹉学舌”,老师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不要问太多的为什么。模仿是学习的基础,跟随老师的指导是进步的关键。
15. 声音的集中:声音轻薄气用劲,点集中。掌握声音的发力点,可以让声音更加清晰有力。
16. 面部表情:面部放松,表情丰富,最主要是将两块笑筋提起、上牙露出,咽腔自然打开提小舌、口腔空旷。丰富的表情能让演唱更具感染力。
展开全文
17. 鼻子的作用:鼻子要通,但鼻子不是歌唱通道。鼻子在发声时的作用是辅助,而不是主要的发声渠道。
18. 朦胧练法:朦胧练法:忘却周围的环境与他人,甚至忘我只有咽腔,只有声音。专注于声音本身,才能更好地提升技巧。
19. 高音的感觉:含胸拔背,这是高音的感觉。掌握身体的姿势,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发出高音。
20. 声区的控制:中低声区要竖高音要横。不同声区的发声方式要有所区别,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1. 唱歌的自由:唱歌得要唱自由、舒展,解开所有的束缚。只有放下束缚,才能真正享受唱歌的乐趣。
22. 用力的方式:用内不用外、用下不用上、用后不用前。找到合适的用力方式,能让声音更加自然。
23. 声音的强度:小劲大声唱,如石子儿落水形成的一圈圈的涟漪,而不是大石头砸在地上。适当的用力能让声音更具层次感。
24. 呼吸的主动性:主动呼吸,被动使劲。呼吸是发声的基础,掌握呼吸的主动性,能让声音更加稳定。
25. 声音的统一性:声音统一如抛物线一般。协调的声音能让音乐更加和谐。
26. 演唱的角色:当你演唱一首歌曲时,就是那首歌曲的主角儿,你要抱着一种给他人讲故事,讲明这个故事的缘由来演绎这首歌曲。将自己融入角色,演唱才能更具感染力。
27. 嘴巴的空间:嘴里永远不要有大于这个字的空间。合理的口腔空间能让声音更加饱满。
28. 肌肉的记忆性:人的肌肉具有记忆性,如果连续三天唱的是正确的,那么这些正确的东西你基本上是不会忘记的。重复的练习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发声技巧。
掌握这些声乐笔记,相信你一定能在歌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